「澳門用品展」、「澳門車展」六月及十一月盛大舉行
「中國汽車及船舶用品(澳門)展(以下簡稱「澳門用品展」)及「第六屆中國(澳門)國際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澳門車展」)將分別於2016年6月2日至4日於假澳門漁人碼頭及11月4日至6日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行。
組委會於4月26日在北京舉辦了「第六屆澳門車展」及「首屆澳門用品展」推介會,中國汽車工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福生,商務部外貿發展局聯絡處副處長黃璀,澳門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宋曉冬出席會議並致辭,吸引眾多業界代表及當地媒體前往採訪。
「澳門用品展」具多項獨特優勢
「澳門用品展」作為港澳地區首個對接《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要的汽車、船舶用品專業展覽會,本屆定位為「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打造亞太進出口平台」,展會面積約6,000平方米,展品涉及汽車、摩托車用品及改裝、汽車修理及維護、汽車連鎖加盟、汽車後市場產業基地;船舶維修保養、國際船務、駕駛培訓、海事服務及遊艇帆船零部件等,目前已獲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巴西、葡萄牙等國家及地區的二百餘家用品企業及行業協會的關注和支持。參展企業包括寶馬汽車、蓮花車愛好會、日豐車行、卡萊斯國際汽車用品、上海钜軒汽車用品、康得新光學膜材料、智傑工業、澳門麗駿會汽車美容等地區龍頭企業。
展覽在澳門舉辦是看中其多項獨特優勢,首先,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台」,與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三比克、葡萄牙及東帝汶等七個葡語國家聯繫密切,「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總面積達1,074萬平方公里,橫跨亞、歐、非及拉丁美洲約2.5億人口,有助參展企業「走出去」,進駐葡語國家及拉丁美洲市場。
其次,展會將充分發揮澳門獨特的區位優勢,兼顧國內及國外兩大市場,邀請來自中國、巴西、葡萄牙、西班牙、俄羅斯、捷克、中東、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越南、泰國、香港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眾多汽車用品及汽車後市場採購商、供應商及國際相關商協會組團來澳參觀採購。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已有多家企業組團參觀採購,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北京市汽車配件業商會、廣東省汽車用品商會等數十家協會也踴躍報名。
此外,展會將舉辦「高端專業論壇」,以達到「以展帶會、以會促展」的效果。組委會邀請中外汽車船舶行業權威專家,介紹中外汽車船舶用品及改裝行業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就相關領域發展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作深入剖析及研究報告,論壇將是獲取汽車船舶用品及改裝行業資訊和把握國際市場的最佳平台。
而為強化「澳門用品展」的成效,組委會現正精准邀約國際目標觀眾,包括重點邀請中外汽車製造商、改裝企業、貿易商、代理商、汽車維修中心及行業協會等;與此同時,專業深入的宣傳報導也必不可少,大會的宣傳渠道覆蓋傳統媒體及新媒體,涉及報刊、雜誌、網站、電臺等。合作媒體包括澳門車網、慧聰網、汽車用品報、中國汽車報、汽車運動雜誌社、汽車零部件雜誌社、汽車後市場雜誌、金澳傳媒、 改造網、卡奈斯以及海外專業媒體等近50家專業及大眾媒體。
「澳門車展」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
今屆「澳門車展」將繼續秉承「品牌、橋樑、機遇」的主題定位,緊密結合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服務平台」的功能定位,大力拓展港澳及周邊珠三角地區市場,打造品牌展示與進出口貿易平台,並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策劃和買家邀請等工作,力促展商取得理想的參展效果。
「澳門車展」規模預計為6.8萬平方米,將繼續設立中國自主品牌館、進口汽車館、超級豪車館三個主題展館,結合當前傳統汽車及跨界合作熱潮,專門開闢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包含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無人駕駛等)、汽車輕量化等專題展區。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品牌及多家配套服務機構參展;此外還將繼續舉辦多場豐富多彩的汽車主題文化活動,如高級別論壇、買家對接洽談會、高爾夫球聯誼賽、攝影大賽、兒童繪畫賽、模特秀等;在嘉賓邀請方面,將特別邀請澳門特區政府首腦、國家相關部委領導、企業高層以及行業協會、專業人士等出席,並將組織葡語系國家、東南亞等地區及中國內地的專業觀眾參加,提高展會的專業性和影響力。
期間還將繼續以「濠江盛匯」為主題,同期舉辦「第六屆中國(澳門)國際遊艇進出口博覽會」及「第五屆澳門公務航空展」,三展連袂,共享高端客戶資源,合力打造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展會品牌。
去年,「第五屆澳門車展」再創佳績,展覽面積擴大至6.5萬平方米,配合特區政府發展及中央政策導向、結合行業發展趨勢打造了進口展區、改裝車展區、自主品牌展區、超級豪華車展區、新能源展區、老爺車展區、物聯網展區、金融展區等十二個展示專區,邀請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92個主流汽車品牌及相關企業、代表機構及產業聯盟,共有400餘輛整車參展。
「澳門車展」由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聯合主辦,中國汽車工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和南光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和派意市場推廣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並得到澳門特區政府、中央駐澳聯絡辦、國家工信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港澳辦,以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