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目標 推進會展

2016-05-24

  四月因沒有復活節帶動,入境旅客輕微減少。但回顧今年旅遊相關行業,包括博企、航空、餐飲等相繼推出優惠引客,總算穩住客量在去年水平,亦意味着旅遊環境挑戰重重。

 

  團客減少已是大勢所趨,相信年內要扭轉局面並不容易。自由行旅客也有下行之勢,如今在多重優惠刺激下回流,但長遠來說,要保持旅遊業競爭力不能光靠優惠推廣,最終要建立核心競爭力。

    

  昨日剛公佈的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諮詢文本,描繪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其中提到會展業,既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亦是吸納商務旅客的有效方式,成績屢獲國際組織肯定。但諮詢文本卻指出,獲國際機構認可的會議數目和參會人數兩項指標,澳門均落後於亞洲其他會展城市。這裡提到的認可指標,是指會議必須由國際性組織定期舉辦、輪流在三個或以上國家召開及參會人數達五十人以上。

    

  國際性會展指標落後,但一四年澳門舉行會議場次在亞太區排名躋身二十名,且去年底政府才提出會展業會議為先,過去焦點更多放在展覽業上。今年起政府對會展業調整資助,包括更大力度支持業界競投國際會議來澳舉辦,希望吸納更多具質素的國際會議落戶。無可否認,本地會展業已逐漸在亞洲區內建立知名度,儘管成效與社會預期仍有出入,但至少讓外界認識到澳門的發展路向。

    

  倘要令會議的國際指標快速提升,可能不是短短兩三年間的事。因競投國際會議往往要提前兩三年,意味着今天播種,兩三年後才有收成。撇除國際性會議指標,近年確實吸引不少大型會議客戶,包括多次吸引萬人會議來澳舉行。亞洲區可舉辦萬人會議的場所不是很多,倘可逐步建立澳門會展業優勢,特別是隨着未來路氹城綜合度假村落成,每個項目新增的會議場地和酒店客房、餐飲場所等,均有助加速會議市場的發展步伐。

    

  政府計劃推進會展業發展藍圖研究,倘有明確發展路徑,相信有助加大產業推動。值得關注的是,會展業發展要與本土經濟結構相配合,需要配合城市發展制訂策略,比如大型專業展覽成熟的城市,多具備相對應的產業作為承托。澳門會選擇傾向會議業,自然是要與旅遊業互補發展。故旅遊業制訂總體發展規劃,從增強旅遊競爭力出發,藉此帶動其他產業提速發展,同時要考慮會議所帶動的客源數量和結構,從而納入旅遊業的長遠配套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