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眼中的香港廿年

2017-06-27

 “我有個願望,由香港、澳門配合廣州一起承擔二○一八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一九八九年,大學畢業的何海明留在了深圳特區,開始從事一項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較為陌生的職業——會展業。“開始的時候,就是向鄰近的香港學習經驗。我當時想,甚麼時候我們內地也能有那種專業性、國際性和市場化的專業展會呢?”

 

    二○○一年,已在深圳“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摸爬滾打,漸漸摸索出經驗的何海明移民澳門,繼續從事與會議展覽產業相關的職業。正是在這一時期,剛剛回歸祖國的澳門,提出了在博彩業之外實現經濟多元發展的願景。受到香港成功經驗輻射的澳門,將會展業作為一個實現“多元”的重要選項。

 

    “我們清楚地看到,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股票、房地產大幅下滑,但以會展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卻一直堅挺。這是因為,香港回歸後與內地的經濟合作給會展業帶來活力。”如今已是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理事長的何海明稱。

 

    據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與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共同的觀察與測算,一九九七年之前,香港展覽業中的內地觀眾只有大約百分之五。回歸後,這一數字逐年增加,到現在大約穩定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官方數據顯示,香港現時可提供的總展覽面積已超過十五萬平方米。香港貿發局每年在香港主辦三十多場國際貿易展覽會,其中組成十一個亞洲最大的採購平台,電子、珠寶、禮品、鐘錶以及燈飾的商貿平台更是全球最大。

 

    即使香港目前的會展業仍領先於亞太地區的很多城市,但何海明認為,仍需未雨綢繆看到危機。

 

    何海明表示,“首先是展覽場地的瓶頸。新加坡的會展場地有三十多萬平方米,深圳正在建的會展場超過五十多萬平方米。香港會展業面臨周邊區域的競爭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他認為,近年一些專業展會向內地轉移。由於沒能及時整合周邊資源,錯位發展,導致香港會展業的比較優勢有弱化跡象。

 

    “不僅是會展業,還有其他產業比如物流、貿易、金融等,大灣區內主要城市需要形成一個錯位和互補的思路,共建集群效應、避免同類競爭。”何海明稱。

 

    目前,何海明有一個認為值得“衝一把”的夢想:“希望由香港、澳門配合廣州一起承擔二○一八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三地會展業的優勢將在那個舞台上盡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