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會展業 應久久為功

2020-10-27

 本次MIF、MFE、PLPEX三展聯動舉行,總體規模雖下降,但內容仍十分豐富,各方反映良好,特別是向外界釋放澳門社會經濟逐漸復甦的信號。會展業素有“城市麵包”和“經濟晴雨表”之稱,具有很強的產業帶動效應,是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向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會展業產值卅八億

    澳門會展業在政府的支持和國際國內大力推動會展業發展的背景下,近年取得不俗的成績,會議展覽數量保持增長,會展從業人員由○一年的200餘人增至3,000多人,特別是大批青年和應屆大學畢業生加入到會展行業。

    會展場館的面積由○五年的1.5萬平方米增至19.3萬平方米,並形成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品牌。但受自身市場規模小、缺少產業支撐、成本高企以及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還不夠等短板影響,澳門會展業產值仍偏弱,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還不突出。一八年澳門會展業產值38.4億(澳門元,下同),僅佔GDP的0.9%。相比之下,內地部分省市會展業佔GDP的比重已達4%以上,其中四川省、浙江省於一七年就已分別達5.4%和8.7%。

    多地出台補救措施

    會展業具有很強的拉動效應,不能簡單以直接產值判斷其對經濟的貢獻。特別是由於澳門的城市特點,會展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在澳門的娛樂、購物等消費支出將遠高於其他地區,乘數效應更加明顯。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會展業都出現斷崖式下滑。但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態勢的出現,各地均採取一系列的補救措施。如海南對納入省政府重點培育的現有品牌專業展覽或會議,每屆給予組織單位最高700萬元獎勵。香港啟動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向主辦方機構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和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的展覽和國際會議提供100%的場租資助等。相比之下,澳門在這方面的鼓勵政策尚不明顯。

    專項政策助復元氣

    在世界經濟動能持續減弱、增量不斷減少下,發展會展產業越來越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之一。當前,會展業重心從歐美向亞太新興經濟體轉移,會展產業向旅遊資源驅動成會展城市集聚是大勢所趨。

    後疫情時期,在各項會展利好政策的支持下,積壓近半年的企業將蜂擁而至尋找商機,參展觀展需求定將得到釋放。澳門具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毗鄰粵港、連接中葡、擁抱海洋的區位優勢,加上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工作,令其將有更大後發蓄勢。

    一是應抓住機遇,加大會展業扶持力度,出台專項政策,協助業界恢復元氣;對已有的品牌會展專案繼續給予支持,並策劃和吸引更多的會展專案落地澳門。鼓勵會展企業組織澳門各行業企業,參加澳門以外地區的展覽及推介活動,拓展澳門以外的市場,吸引更多客人來澳,帶動各行業復甦。

    放寬參展人員審批

    二是依託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城市發展定位,以及疫情過後催生出的新基建、新消費和雲經濟等創新業態的巨大變革,鼓勵創新,培育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會展品牌。抓住新的經濟熱點,尋求新的突破,特別是圍繞澳門重點發展和積極推動的中醫藥與特色金融產業,引進、策劃和舉辦更多相關的會議展覽活動,助力和服務於澳門特區政府的施政導向及產業發展政策。

    三是着力解決會展業發展的短板,簡化展品報關和檢驗手續,提高通關效率。與珠海密切聯動,為澳門提供會展服務基地支持,特別是要有效降低跨境運輸和倉儲成本。特區政府部門應加強與內地政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溝通協調,放寬對赴澳參展人員的行政審批,積極協助會展主辦單位開展嘉賓邀請工作。

    僅剩區域會展撐場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以博彩業聞名的拉斯維加斯和摩納哥,通過數十年努力,最終通過會展業的發展,實現了從“世界賭城”到“會展之都”的蝶變。其會展業收入均已超過博彩業收入,這些對澳門會展業的發展都是一種啟發和鞭策。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下,很難預計受打擊最嚴重的旅遊業將在何時恢復正常。澳門在龍頭產業高歌猛進時所投資興建的大量配套設施,暫時似乎只有區域性的會展節慶和大型體育活動可部分予以填補。因此,應充分認識和定位會展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理清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令會展業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促進作用。

 

    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  宋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