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進:疫情下的行業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使我們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挑戰,由此拖延了會展行業的全面恢復,也顯露了我們行業發展的很多深層次問題,需要冷靜面對;大家宅在家裡,也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微信群裡,會展行業人士紛紛就新冠肺炎背景下行業如何發展暢所欲言。我也有三點思考,希望和大家分享。
深刻理解「百年未遇之大變局」
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覺得,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需要特別認真地來理解習主席的這個判斷。
人類歷史幾千年,大事小事不少。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是指某一件事,而是指影響社會發展的很多因素,逐步累積,終於到了社會發生重大轉型的臨界點。這種轉型,是百年未有的,但引發這種重大轉型的,往往是一件具體的事,所以有時候人們會把這件事看作「百年一遇的事件」。
具體到今天的新冠肺炎,其來勢兇猛,嚴重衝擊我們的社會生活,衝擊全球經濟(這種情況,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相信目前在成長、今後將佔據社會主位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會遇到),以至於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認為,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但其背後,是影響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眾多因素,比如全球化,比如中美關係,比如種族歧視,比如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脫節等等,和病毒一起衝擊了人類。
對我們會展行業來說,如果按照上述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認為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過去幾十年,我們主觀上是不是把中國會展行業發展想得過於樂觀與簡單?表面上看,當下新冠肺炎阻礙行業發展,實際上,影響行業發展的很多深層次的因素(比如會展行業的價值、政企關係、展商與觀眾的信心重塑,會展理論體系及人才結構、科技對會展業的雙刃效應、企業鏈完善等等),以前被掩蓋著,現在,行業處在脆弱環節,新冠病毒作為催化劑,促使這些因素都暴露出來,我們就好像遭遇突然襲擊,缺乏必要的準備。
因此,在這個時期,我們特別需要反思。
正確估計會展行業的價值
目前會展行業的困境,深層次因素很多,這裡我談談關於會展行業的價值判斷。
作為會展人,內心很希望我們所投身的事業,具有很大的價值。但實事求是地看,會展行業的地位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我們打打氣、鼓鼓勁,多一些扶持政策就能任意拔高的。
首先,會展行業是服務業。歸根到底,它的興衰取決於服務對象的興衰。我們常說會展行業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它是反映整個經濟實際狀況和發展態勢的。當前,製造業、服務業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嚴重影響,人員流動、物流系統都不完善,導致開工不正常。世界範圍內政治、經濟的波折,又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外貿,給我們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種形勢下,整體經濟不好,會展行業在整體上也不會逆勢而上。當前會展項目的停頓,表面上看,是因疫情防控需要,對高密度人群聚集風險的警惕。深層次原因,反映了整個經濟形勢的低落。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有的展會被取消不是因為疫情形勢對群體活動的限制造成的,而是參展企業自己的生存問題而要求退展。因此,我們做會展的,一定要在努力恢復當下業務的同時,從服務產業角度來制定未來的戰略。
其次,此次疫情,讓我們重新審視會展行業與其他服務業的產業聯繫。我們一直在說「會展行業具有1:9的帶動效應」,也確實有投入產出模型,證明了這個帶動機制。但本質上講,所謂帶動,都是相互的,大型展會項目確實刺激了「吃住行遊購娛」,而其他服務業本來就有它們各自存世的理由,未必就是靠會展行業而存在、發展的。此次疫情,會展行業嚴重受阻,我們卻看到旅遊、商業、交通、賓館、餐飲等,並沒有出現9倍的損失。相反,這些行業依然在努力,政府、社會各界對它們的期待,也超越了對會展行業的期待。
對以上兩點的分析,絕不是給我們會展業潑冷水,是希望對行業的發展要有理性指導,思考要站在客觀角度。我們要正確判斷會展行業與生俱來的根本價值,從晴雨表、生產要素整合平台這樣的角度來理解,來研究確定行業的發展方向。
實體會展項目還是硬道理
關於會展項目何時啟動,討論很多,政府部門召開座談會,專業人士各抒己見,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舉棋不定的跡象。也有不少專家提出以線上展補充線下展的建議。前幾天,我們終於聽到了2020年春季廣交會採取線上展的決定。
我認為,必須努力創造條件,協調各方,儘快恢復線下展,也就是實體性的展會項目。
首先,無論是理論分析還是實踐案例,都證明:虛擬空間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的面對面接觸,線上展線下展一定是互相支持和相輔相成,網上交流是為面對面溝通服務的。2020春季廣交會改為線上展,只是因為舉辦日期迫在眉睫,外防輸入的任務異常艱巨,接下來就要籌備秋季廣交會。因此從整體上講,這一屆線上展,是對整個廣交會幾十年實體模式的補充而已,很難長期取代。
其次,線下展能夠真正形成企業生態鏈。實體性的會展項目,需要從市場調研,經過策劃、招商、招展、設計、佈展、運營的全過程,需要物流、人力資源、金融保險、商業、交通、廣告、媒體等行業的支持。實體性項目的儘快舉行,能夠讓一大批中小企業恢復生機。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企業和人體一樣,生命過程有個臨界點,如果缺乏生存條件,過了臨界點,進入死亡解體階段,即使條件恢復了,也無法再有活動。從這個角度講,包括線下展在內的實體性項目,是保持我國經濟生態的重要前提。如果我們的結論是:線上展永遠不能替代線下展,那麼保證會展行業中無數個小微企業的生存,讓他們活下去,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更具有社會倫理意義。
再次,拓展開來看,此次疫情,提醒人們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保證人類自身的生存,而人類的生存,首先是物質基礎。虛擬經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資本的操作,必須有利於農業、建築業、製造業才有價值。目前,國際貿易的商品,最搶眼的是口罩、呼吸機、測試劑,接下來就應該是恢復生產所需的裝備機械,以及糧食、原油等有關國計民生的戰略商品。這是一個警告:大國必須要有自己完備的工業實體體系,不能把物質產品的生產完全寄託在別人身上。以此可知會展實體項目的地位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顛覆,但實體展會的創新刻不容緩,是時候摘掉會展業長期被人詬病「因循守舊,不思改革」的帽子了,這當然是另一個大課題。
陳先進
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國際商務師。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展覽業協會名譽主席。